瀛壖迂使节,蜀道送行轩

瀛壖迂使节,蜀道送行轩

诗句读音
瀛壖迂使节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yíng2yūshǐ jié
蜀道送行轩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ǔ dàosòng xíngxuān

瀛壖迂使节,蜀道送行轩释义

【瀛】《唐韻》以成切《集韻》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盈。海也。《史記·孟子荀卿傳》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又《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遙望博。《註》楚人名澤中曰瀛。又山名。《廣輿記》瀛山,在重慶府城南。又瀛洲,神山名。《史記·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又州名。《韻會》漢河閒王國。後魏立瀛州,以瀛海名。宋河閒府。

【壖】《正字通》與堧同。《前漢·食貨志》田其宮壖地。又岸邊地。《史記·河渠書》故盡河壖。又牆外短垣。《前漢·臨江王榮傳》侵廟壖爲宮。

【迂】《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玉篇》遠也。《史記·孟軻傳》迂遠而闊于事情。《後漢·王暢傳》其言若迂,其效甚近。又曲也。《書·盤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註》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註》迂,曲不行,則通之使行。流,蕩不返,則屈之使止也。又迂久,良久也。《後漢·劉寬傳》迂久大醉而還。又《說文》避也。又《玉篇》廣大也。又《唐韻》憶俱切,音紆。義同。 本作迃。通作于。漢典考證:〔《後漢·王龔傳》其言甚迂,其效甚近。〕 謹照原文龔改暢。甚迂改若迂。〔《

【使节】1.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郑玄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宋徐铉《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诗:“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閒游过武夷。”2.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汉使节法冠,欲如伍被计。”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宋王安石

【蜀道】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唐李白《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宋洪适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元寿矣……殆蜀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修谓松曰:‘蜀道崎嶇,远来劳苦。’”陈毅《咏三峡》:“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

【送行】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唐杜甫《新安吏》诗:“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臺﹞起程之日,闔城官员都来送行。”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昨天日本小说家井上靖先生经过上海回东京,我到机场送行。”2.犹饯行。《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坚决要行,孔太公安排筵席送行。”《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明天上了岸,大人们一齐要高升了,一杯送行酒是万不可少的。”漢

【轩】《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又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