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诗句 | 读音 |
---|---|
英英职方郎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yīng yīngzhí fāngláng|làng |
文行粹而美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五旨 拼音: wén xíngcuìérměi |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释义
【英英】1.轻盈明亮的样子。《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朱熹集传:“英英,轻明之貌。”唐皎然《答道素上人别》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清钱谦益《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2.形容音声和盛。《吕氏春秋·古乐》:“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高诱注:“英英,和盛之貌。”3.俊美而有才华。晋潘岳《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雋。”唐李益《自朔方还与郑式瞻等会法云寺》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清朱琦《朱副将战殁》诗:“大儿善射身七尺,小儿英英头虎
【职方】1.古指职掌方面之官。《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郑玄注:“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孔颖达疏:“是职方者,言二伯於是职主当方之事也。”《明史·奸臣传·马士英》:“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2.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唐宋至明清皆于兵部设职方司。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后废。唐韩愈《顺宗实录五》:“执谊(韦执谊)自卑,尝讳不言岭南州县名,为郎官时,尝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新五代史·职方考》:“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録於地理之书,以谓方镇兵戎之事,非职
【文行】1.文章与德行。《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明刘基《深居精舍记》:“上人名允若,字季衡,以文行闻於时贤。”清刘大櫆《郑氏节母传》:“督学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2.谓仅有虚文下达。《宋书·武帝纪下》:“杖罚虽有旧科……若皆有其实,则体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设罚之意。”
【粹】《廣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隧。《說文》不雜也。《易·乾卦》剛健中正,純粹精也。《疏》純粹,不雜也。又純也。《前漢·賈誼傳》所託財器職業,粹于羣下。《註》粹,純也。又同也。《屈原·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註》齊同曰粹。又專一也。《荀子·非相篇》粹而能容雜。《註》粹,專一也。又全也。《荀子·王霸篇》粹而王,駁而霸。《註》粹,全也。又《集韻》《韻會》同碎。《荀子·儒效篇》力少而任重,舍粹折無適也。《註》粹與碎同。漢典考證:〔《前漢·賈誼傳》所托財器職業,粹于羣下。〕 謹照原文托改託。 考證:〔《前漢·賈
【美】《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又《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又《正韻》嘉也,好也。又《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