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诗句读音
萦纡收浩渺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íng yūshōuhào miǎo
蹙缩作渊潭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ù suōzuòyuān tán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释义

【萦纡】。汉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縈紆,又杳窱而不见阳。”唐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縈紆登剑阁。”宋范成大《惜交赋》:“玉宛转而不断兮,茧縈紆而连缕。”明宋濂《<剡源集>序》:“及览先生之文,姿态横逸而连翩弗断;如通川縈紆,十步九折而无直泻怒奔之失。”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山水縈紆,萝蔦幽蔚。”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浩渺】水面旷远。唐许浑《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诗:“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宋陆游《入蜀记》卷三:“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摇兀掀舞,纔如一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登了岳阳楼,望着洞庭浩渺,巨浪拍天。”林建征《莺歌海》:“通过水晶般明净的空气,可以看见青绿的野草染上明灿灿的阳光,荡漾着浩渺的清波。”2.广大辽阔;宏大。唐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诗:“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夏侯审》:“初於华山下多买田园为别墅,山木幽閟,云烟浩渺。”清恽敬《<楞伽经>续书后》

【蹙缩】退缩;踡缩。唐元稹《分水岭》诗:“偶值当途石,蹙缩又纵横。”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倦鹤摧頽寧望料,寒龟蹙缩且支床。”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建州云谷道中有数松,盘拏蹙缩,形势殊诡。”2.皱缩。宋范成大《除夜感怀》诗:“蹙缩高颧颊,萧骚短髯髭。”鲁迅《彷徨·祝福》:“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3.指萎缩。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贸易之衰,其间接即使生产力蹙缩。”4.急迫、短促。清陆洽原《朝闻》诗:“不知屠肆鼓刀人,刚向重阑逐羣豕。死声蹙缩叫欲絶,偏与歌声同入耳。”汉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渊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亦不测其深浅也。”宋苏轼《入峡》诗:“縈紆收浩渺,蹙缩作渊潭。”《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原住其地,不数日果陷为渊潭,深不可测。”2.比喻学识或文章内容深厚。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所从学者,不得远识渊潭之门,而值孤陋寡闻之人。彼所知素狭,源短流促。”晋葛洪《抱朴子·辞义》:“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