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寄语袁司隶,滥及无须或可怜
诗句 | 读音 |
---|---|
殷勤寄语袁司隶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īn qínjì yǔsī lì |
滥及无须或可怜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ànjíwú xūhuòkě|kèlián |
殷勤寄语袁司隶,滥及无须或可怜释义
【殷勤】情意深厚。《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汉郑玄注:“皆臣民殷勤之言。”《南史·任昉传》:“﹝任昉﹞为《家诫》,殷勤甚有条贯。”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军经寧郭郡,众天兵天将殷勤迎於十里之外。”2.指热情周到。陈白尘《无声的旅行》:“我干脆放下菜单,用手势告诉那位很殷勤的服务员。”3.指巴结讨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西周寳釧实奇哉,费仲殷勤特取来。”4.衷情,
【寄语】,转告。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唐刘希夷《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清纳兰性德《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典
【袁】《唐韻》雨元切《集韻》羽元切《韻會》于元切,音園。《說文》衣長貌。从衣,叀省聲。又州名。《篇海》漢宜春縣,隋置袁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袁氏,嬀姓,舜後。陳胡公之後裔。胡公生申公,申公生請伯,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濤塗以王父字爲氏,世爲陳上卿。亦作轅。又作爰,《史記》袁盎,《漢書》作爰。 《韻會》袁从口。俗省作,又作,非是。
【司隶】》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滥】《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纜。《說文》氾也。《增韻》水延漫也。《家語》其源可以濫觴。《註》濫,謂泛濫,小流貌。又溢也。《水經注》其水陽焊不耗,隂霖不濫。又溢曰濫。《詩·商頌》不僭不濫。又竊也。《賈誼·新書道術篇》反禮爲濫。又漬也。《魯語》宣公濫于泗淵。《註》漬罟于泗水之淵,以取魚也。又失實曰濫。《左傳·昭八年》民聽濫也。又浮辭也。《陸機·文賦》每除煩而去濫。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禮·樂記》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又《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竹聲也。《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註
【无须】《南史·何承天传》:“承天性褊促……文帝知之,应遣先戒曰:‘善候何颜色,如其不悦,无须多陈。’”唐韩愈《射训狐》诗:“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其人曰:‘此无须踟蹰。某不过欲抽小数于内兄,于将军錙銖无所望。’”老舍《骆驼祥子》一:“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没有胡须。古多指代宦官。《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鬚而误死者。”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国子博郭公忠恕》:“放口忤无鬚,何门求造膝?”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怜】《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又《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憭也。(憐)〔古文〕《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又《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 俗作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