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训犹子,他日使追踪
殷勤训犹子,他日使追踪释义
【殷勤】情意深厚。《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汉郑玄注:“皆臣民殷勤之言。”《南史·任昉传》:“﹝任昉﹞为《家诫》,殷勤甚有条贯。”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军经寧郭郡,众天兵天将殷勤迎於十里之外。”2.指热情周到。陈白尘《无声的旅行》:“我干脆放下菜单,用手势告诉那位很殷勤的服务员。”3.指巴结讨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西周寳釧实奇哉,费仲殷勤特取来。”4.衷情,
【训】〔古文〕馴《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薰去聲。《說文》說敎也。《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正韻》誨也。《字彙》導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傳》作訓以敎導太甲。《詩·大雅》四方其訓之。《正義》訓是敎誨之別名。《禮·曲禮》敎訓正俗。《疏》謂訓說義理。又《正字通》古言可爲法也。《書·說命》學于古訓。《詩·大雅》古訓是式。《傳》古,故也。訓,道也。《傳》古訓,先王之遺典也。《左傳·文六年》告之訓典。《註》訓典,先王之書。又《玉篇》誡也。《魏書·高允傳》臣被敕論集往世酒之
【犹子】子。《礼记·檀弓上》:“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本指丧服而言,谓为己之子期,兄弟之子亦为期。后因称兄弟之子为犹子。汉人称为从子。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太祖高皇帝篤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世祖武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宋文天祥《寄惠州弟》诗:“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清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先生少孤,事母孝。敦友爱,抚犹子如己出。”王闿运《文林郎王君墓志铭》:“明谊维姻,比恩犹子。”2.谓如同儿子。《论语·先进》:“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晋潘岳《杨
【他日】以往;昔日;过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宋苏轼《出狱次前韵》之二:“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鬭少年鷄。”宋苏轼《鹿鸣宴》诗:“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2.过些天;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孟子·滕文公上》:“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他日又求见孟子。”宋林逋《先生将终之岁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禪书》
【使】〔古文〕《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漢典考證:〔《易·兌卦》悅以使民。〕 謹按
【追踪】“追踪”。1.按踪迹或线索追寻。汉班固《西都赋》:“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浴毕去,有人识之曰:‘此某庵尼也。’然已无可追踪。”张贤亮《灵与肉》一:“他的眼睛追踪着父亲的脚步,强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2.追随;效法。《三国志·蜀志·黄权传》:“魏文帝谓权曰:‘君捨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徵调曲四》:“将欲比德於三皇,未始追踪於五霸。”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偶为朱锡鬯太史集宋人絶句,可追踪唐贤者得数十首。”孙中山《学生要立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