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更新时间: 2025-11-15 21:50 出自古诗:秋夜怀归
| 诗句 | 读音 |
|---|---|
| 终夜几曾停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zhōng yèjǐ zēngtíng |
| 吟蛩更亡赖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ín qiónggēng|gèngwáng lài |
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释义
【终夜】通宵;彻夜。《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陈毅《哭彭雪枫同志》诗:“生平供忆想,终夜不成眠。”
【几曾】何曾,那曾。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宋史达祖《临江仙》词:“倦客如今老矣,旧游可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汉活偌大年纪,几曾看见什么紫金鎚。”《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叶圣陶《苦菜》:“我以前几曾真将劳力成就过一件事物?”
【停】《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又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吟蛩】1.蟋蟀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初生,得寒则鸣。”《埤雅·释虫》:“蟋蟀之虫,随阴迎阳,一名吟蛬。”2.鸣叫着的蟋蟀。宋范成大《道中》诗:“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鷺沙。”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亡赖】1.不务正业。《汉书·高帝纪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金史·孔彦舟传》:“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2.指不务正业的人。《新唐书·李纲传》:“后太子寖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諫不听,遂乞骸骨。”3.谓小儿顽皮狡猾。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