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诗句 | 读音 |
---|---|
桃李无颜黄鸟啼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táo lǐwú yánhuáng niǎotí |
音书杜绝白狼西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yīnshūdù juébái lángxī |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释义
【桃李】1.桃花与李花。《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唐张说《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
【无颜】有脸面见人。《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儿不获已,而语母言:‘我正不道,恐命不全,止欲具道,无颜之甚。’”《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周道士自觉无颜,不敢分辩。”洪深《申屠氏》第二本:“方家主仆坐树下,思量往事,颇觉无颜。”
【黄鸟】。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郭璞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郝懿行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三国魏曹植《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赵幼文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唐李白《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清方文《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2.《诗经·秦风》篇名。《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
【杜绝】堵塞,断绝。《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絶流语,去无用,杜絶朋党之门。”《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皇太后﹞孝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唐王昌龄《春怨》诗:“音书杜絶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不但将亲戚朋友杜絶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2.彻底制止,禁止。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耆英被迫将知府撤职,贴出杜绝英人入城的告示。”叶君健《英特纳雄耐尔》:“他希望他能杜绝官门对救灾物资的贪
【白狼】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韦昭注:“白狼、白鹿,犬戎所贡。”唐欧阳詹《珍祥论》:“殷汤上感,实获白狼。”元耶律楚材《和张敏之诗》之一:“扶杖听黄詔,称觴进白狼。”清曹寅《宿卢沟题壁》诗:“明朝挟弓矢,应射白狼归。”2.汉县名。故城在今辽宁省凌源县南。《汉书·地理志下》:“右北平郡,县十六:白狼。”《晋书·地理志上》:“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并州刺史镇白狼。”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大宁府》:“白狼城,在营州西南。”3.汉时西南部族名。《后汉
【西】〔古文〕《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又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又《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又《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