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祀自古昔,非唯一川渎
淫祀自古昔,非唯一川渎释义
【非唯】亦作“非惟”。不只;不仅。《左传·昭公八年》:“子大叔曰:‘若何弔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唯雨之,又润泽之。”明李东阳《<琼楼吟稿>序》:“﹝杜诗﹞非惟不易学,亦不易读也。”
【一川】1.一条河流。《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2.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唐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一:“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宋贺铸《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元赵显宏《满庭芳·耕》曲:“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庄家也有欢娱处,莫説其餘。”
【渎】《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說文》溝也。《爾雅·釋水》注澮曰瀆。又江河淮濟爲四瀆。《釋名》瀆,獨也。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又小渠也。《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又慁也,重複也。《易·蒙卦》再三瀆,瀆則不告。又慢也。《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又易也。《左傳·成十六年》瀆齊盟而食話言。又山名。《史記·封禪書》瀆山,蜀之汶山也。又《集韻》《韻
【淫祀】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孙希旦集解:“淫,过也。或其神不在祀典,如宋襄公祭次睢之社;或越分而祭,如鲁季氏之旅泰山,皆淫祀也。”唐赵璘《因话录》卷五:“虽岳海镇凟,名山大川,帝王先贤,不当所立之处,不在典籍,则淫祀也。”明宋濂《吴德基传》:“其俗好淫祀,有蛇出户限,民怪之以为神至,奔走祠之。”严复《有如三保》:“往者江浙之间有五通神,淫祀也。”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古昔】1.往昔;古时。《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晋左思《咏史》之七:“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唐韩愈《送窦从事序》:“是维岛居卉服之民,风气之殊,著自古昔。”章炳麟《辨诗》:“则宋世汴京方音,已大变於古昔矣。”2.犹言古人。指去世的人。明李贽《哭承庵》诗:“一病不能支,旦暮成古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