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持权或赢缩,运气循环更剥复
诗句 | 读音 |
---|---|
运气循环更剥复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ùn qìxún huángēng|gèngbō fù |
阴阳持权或赢缩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īn yángchíquánhuòyíng suō |
阴阳持权或赢缩,运气循环更剥复释义
【运气】1.指自然界的物质本原及其自然现象。古人有“五运六气”之说,五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指风、寒、热、暑、燥、火。汉王充《论衡·明雩》:“夫天之运气,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南朝齐褚澄《褚氏遗书》:“《素问》之书,成於黄岐;运气之宗,起於《素问》。”清方以智《物理小识·象数理气徵几论》:“自黄帝明运气,唐虞在璣衡,孔子学《易》以扐闰衍天地之五,历数律度,是所首重。”2.使气;发脾气。南朝梁沉约《奏弹王僧祐》:“肆情运气,不顾朝典。”3.做气功,把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
【循环】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復始。”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剥复】《易》二卦名。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震下坤上为复,表示阴极而阳复。后因谓盛衰、消长为“剥復”。《宋史·程元凤传》:“极论世运剥復之机。”清王韬《泰西立约不足恃》:“然倚伏之机,剥復之理,本无定局。”严复《原强》:“物强者死之徒,事穷者势必反,天道剥復之事,如反覆手耳。”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或者盛衰剥復之几,此暂见之小波澜,正为多难兴邦,殷忧啟圣之因缘。”
【阴阳】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宋叶适《醉乐亭记》:“永嘉多大山,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輒自为拱揖,高不孤耸,下亦凝止,阴阳附从,向背以情。”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红楼梦》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权】《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拳。《玉篇》稱錘也。《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又經權。《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又平也。《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又權謀。《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又權柄。《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又《爾雅·釋詁》權輿,始也。《詩·秦風》于嗟乎,不承權輿。又攝官曰權。《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又國名。亦姓。《左傳·莊十八年》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赢缩】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韦昭注:“赢缩,进退也。”《史记·天官书》:“岁星赢缩,以其舍命国。所在国不可伐,可以罚人。其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司马贞索隐:“案:《天文志》曰‘凡五星早出为赢,赢为客;晚出为缩,缩为主人。五星赢缩,必有天应见杓也’。”元吴莱《惰箴》:“莫健匪天,昼夜不息,繫之星辰,厥有赢缩。”2.长短。《淮南子·时则训》:“孟春始赢,孟秋始缩。”高诱注:“赢,长也;缩,短也。”清龚自珍《论私》:“天有闰月,以处赢缩之度,气盈朔虚,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