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消长从来事,玩易深知屡绝编

阴阳消长从来事,玩易深知屡绝编

诗句读音
阴阳消长从来事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yīn yángxiāo zhǎngcóng láishì
玩易深知屡绝编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wán yìshēnzhī|zhìlǚjué biān

阴阳消长从来事,玩易深知屡绝编释义

【阴阳】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宋叶适《醉乐亭记》:“永嘉多大山,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輒自为拱揖,高不孤耸,下亦凝止,阴阳附从,向背以情。”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红楼梦》

【消长】1.增减;盛衰。《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消长相倾。”宋苏轼《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清戴名世《<儿易>序》:“经世之大者,莫大於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四》:“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2.谓变化。《明史·韩文等传赞》:“一击不胜,反噬必毒,消长之机,间不容髮。”清黄遵宪《游箱根》诗:“神武开闢来,亘古无

【从来】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佐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来青轩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玩易】易。元陈秀明《东坡文谈录》:“东坡尝云:‘欧阳作此记’(《醉翁亭记》),其词玩易,盖戏云耳,不自以为奇特也。”2.轻视。清侯方域《代司徒公论流贼形势奏》:“冯河而前,无论轻身,非长子之义,亦使群贼望之测其虚实,玩易朝廷矣。”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广勇》:“﹝夷﹞自破虎门以来,鴟张豕突,玩易中国,未有如此受创者。”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绝编】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孔子读《易》的典故。《陈书·周弘正传》:“东鲁絶编之思,西伯幽忧之作,事逾三古,人更七圣。”2.犹绝学。《晋书·皇甫谧传》:“求絶编於天籙,亮我躬之辛苦。”参见“絶学”。3.犹残编。宋张淏《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絶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