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

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

诗句读音
金猊静褭烟微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jīn níjìngniǎoyān1
银叶初温火缓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ín yèchūwēn huǒhuǎn

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释义

【金猊】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狻猊形,空腹。焚香时,烟从口出。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五二:“夜色楼臺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稜。”宋张元干《花心动·七夕》词:“綺罗人散金猊冷,醉魂到,华胥深处。”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於香炉盖上。”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韩樾子》:“厅上置金猊,爇异香,地平如镜。”

【褭】《廣韻》奴鳥切《韻會》乃了切,音嫋。《說文》以組帶馬也。又《類篇》騕褭,良馬名。又《韻會》褭蹄,金名。又《集韻》爾紹切,音擾。義同。 或作。

【烟】《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又《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廣韻》烟熅天地氣。《易》作絪縕。《集韻》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劉楨·魯都賦》曳髮編芒,蔚若霧烟,九采灼爍,華藻紛。(煙)〔古文〕《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又姓。見《字彙》。又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

【银叶】银片。《宋史·外国传五·闍婆国》:“剪银叶为钱博易,官以粟一斛二斗博金一钱。”明张居正《恭谢赐问疏》:“今日伏蒙圣恩……颁赐银八宝四十两,银叶二十两。”2.指用银片制成的茶盏、熏笼等类器物。宋陆游《初寒在告有感》诗:“香暖候知银叶透,酒清看似玉船空。”典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温火】用火加热。宋梅尧臣《次韵和景彝省宿》:“桉头美酒初温火,帘底微风欲动灯。”2.焖菜或煮东西所用的比较弱的火。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阿兴叫起来,‘人家都是温火燉“头牲”!’”不见光焰的火。温,通“蕰”。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冬生菜,强加温火,非时而生,人不宜以供奉养。”《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作“藴火”,颜师古注:“蓄火也。”典

【缓】〔古文〕《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韻會》合管切,音浣。《說文》,或省作緩。綽也。《玉篇》遲緩也。《廣韻》舒也。《釋名》緩,浣也,斷也。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孟子》民事不可緩也。《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又《集韻》火遠切,音咺。苦緩切,音款。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