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释义
【肃肃】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毛传:“肃肃,敬也。”汉扬雄《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明方孝孺《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郑玄笺:“肃肃,严正之貌。”汉班固《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赵距吕,志安君身。”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贞观之末,有昭庆大法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清龚自珍《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
【五经】1.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2.古代的五种礼制。《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於祭。”郑玄注:“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3.指德、义、礼、法、权辅弼国政的五项措施。《管子·五辅》:“德有六兴
【堂】〔古文〕坣《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又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又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又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又
【阴阴】1.幽暗貌。唐李端《送马尊师》诗:“南入商山松路深,石牀溪水昼阴阴。”宋苏轼《李氏园》诗:“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洗过了脸,我方走出房门,看看天气阴阴的,像要落雨的神气,一切皆很黯淡。”2.深邃貌。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3.犹隐隐。微痛貌。《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王冰注:“脾气主右,故右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杜鹏程《在和平的
【万年】1.祝祷之词。犹万岁;长寿。《诗·大雅·江汉》:“虎拜稽首,天子万年。”郑玄笺:“拜稽首者,受王命策书也。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称言使君寿考而已。”《汉书·王褒传》:“雍容垂拱,永永万年。”《隋书·慕容三藏传》:“十三年,州界连云山响,称万年者三,詔颁郡国,仍遣使醮於山所。”2.极言年代之久远。《鹖冠子·王鈇》:“主无异意,民心不徙,与天合则万年一范。”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为天下主……亿载万年,敢有违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清江山一统,太平万年。”3.死的婉辞。《汉书·贾谊传》:“苟
【树】〔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