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释义
【邂逅】亦作“邂遘”。亦作“邂覯”。1.不期而遇。《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毛传:“邂逅,不期而会。”陆德明释文:“遘,本亦作逅。”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解逅成相知。”夏衍《长途》:“这广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们从广州退出时在柳江船上邂逅的一个旅伴。”2.欢悦貌。《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毛传:“邂逅,解説之貌。”陆德明释文:“覯,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户冓反。邂覯,
【萼绿华】中女仙名。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萼緑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亦省称“萼緑”。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上元点鬟招萼緑,王母挥袂别飞琼。”2.指绿萼梅花。宋范成大《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緑华。京师艮岳有萼緑华堂,其下专植此本。”
【因缘】1.机会;缘分。《史记·田叔列传》:“﹝任安﹞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唐韩愈《答李秀才书》:“时吾子在吴中,其后愈出在外,无因缘相见。”清刘大櫆《吴蕊圃先生七十寿序》:“予心往先生,而自恨无因缘相见也。”2.依据;凭借;攀附。《汉书·郑崇传》:“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諫曰:‘……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心。’”晋葛洪《抱朴子·刺骄》:“亦有出自卑碎,由微而著,徒以翕肩敛迹,偓伊侧立,低眉屈膝,奉附权豪,因缘运会,超越不次。
【安期生】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仙人名。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等。《史记·封禅书》:“安期生僊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汉书·蒯通传》:“通善齐人安其生,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项羽欲封此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