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真仙,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
诗句 | 读音 |
---|---|
引真仙 | 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yǐn1 |
玉佩摇蟾影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ù pèiyáochán yǐng |
金炉袅麝烟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jīnlúniǎoshè yān |
引真仙,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释义
【引】〔古文〕《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又《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又《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又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又《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又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
【真】同眞。俗字。
【玉佩】”。亦作“玉珮”。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宋梅尧臣《天上》诗:“紫微垣里月光飞,玉佩腰间正陆离。”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縹緲,玉珮丁冬。”冰心《寄小读者》二四:“其馀众人,或挂中国的玉佩,或著中国的绸衣。”
【摇】《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姚。《說文》動也。《詩·王風》中心搖搖。《疏》心憂無所附著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以其豐殺之節也。又《爾雅·釋詁》作也。《前漢·禮樂志》將搖舉,誰與期。《註》言當奮搖高舉,不可與期也。又招搖,星名。《禮·曲禮》招搖在上。《疏》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七搖光,則招搖也。《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部署眾神於搖光。《註》張揖曰:搖光,北斗杓頭第一星。◎按禮疏,合二星爲一。與漢書註互異。又扶搖,暴風也。《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風自下而上。又
【蟾影】;月光。唐徐晦《海上生明月赋》:“水族将蟾影交驰,浪花与桂枝相送。”明刘基《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絳气往来蟾影入,碧光浮动日华生。”清陈维崧《翠楼吟·惠山云起楼作》词:“晚值蟾影初昇,似姮娥妆镜夜深离匣。”汉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袅】《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漢書音義》騕裊,神馬。又《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麝烟】香发出的烟。唐皮日休《醉中先起李縠戏赠走笔奉酬》诗:“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五代成彦雄《夕诗》:“臺榭沉沉禁漏初,麝烟红蜡透虾鬚。”宋黄庭坚《次韵奉答廖袁州怀旧隐之诗》:“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