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重繄心照,衔哀托涕痕
引重繄心照,衔哀托涕痕释义
【引重】1.载运重物。《易·繫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2.标榜,推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宋叶适《邵子文墓志铭》:“故虽公卿贵人,亦往往相为引重不少矣。”清侯方域《朋党论下》:“同志益相为引重,则异己益相为忌嫉。”
【繄】《廣韻》烏奚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鷖。《正韻》於宜切,音伊。《說文》戟衣也。一曰靑黑色。《廣韻》赤黑繒。又《詩·邶風·自詒伊阻箋》伊當作繄。繄猶是也。又《左傳·隱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註》繄,語助辭。又《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類篇》歎聲。一曰繄格,小兒次衣也。
【心照】犹言肝胆相照。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若乃罔其真而眚其弊,是未加心照耳。”参见“心照神交”。2.谓心里知道、明白。《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谁不知你府上事多,彼此心照罢。”《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与翠翠虽然夫妻相见,説不得一句私房话,只好问问:‘父母安否?’彼此心照,眼泪从肚里落下罢了。”老舍《上任》:“这只能心照,不便实对实地点破。”3.关怀,用心关照。《儒林外史》第四回:“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
【哀】《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又叶於希切,音衣。
【托】《集韻》《韻會》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又不托,與餺飥通。《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痕】《唐韻》戸恩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恩切,音鞎。《說文》胝瘢也。《玉篇》瘢痕也。《趙壹·疾世刺邪賦》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索其瘢痕。又凡物有迹者皆曰痕,如啼痕,苔痕,水痕,墨痕之類。又《集韻》五斤切,音垠。《博雅》腫也。又古恨切,音艮。腫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