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释义
【一瓢】雍也》:“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宋王禹偁《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宋林逋《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一簞一瓢”。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
【世界】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南朝梁沉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山河树木,浩然无碍。”唐王缙《游悟真寺》诗:“山河穷百万,世界满三千。”2.世上;人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虚诞也。”唐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竹柏禪庭古,楼臺世界稀。”《西游补》第十六回:“妖魔扫尽,世界清空。”3.天下;江
【三尺】1.指法律。《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2.引申为法则、准绳。明沉德符《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近沉寧庵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3.指剑。《汉书·高祖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颜师古注:“三尺,剑也。”唐杜甫《奉送苏州李十五长史丈之任》诗:“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明汪錂《
【斩】《唐韻》《正韻》側減切《集韻》《韻會》阻減切,音蔪。《說文》截也。从車从斤。斬法車列也。《博雅》裁也。《釋文》斬,暫也。暫加兵,卽斷也。《爾雅·釋詁》斬,殺也。《詩·小雅》斬伐四國。《周禮·秋官·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又《杜甫詩》斬新花蕊未應飛。《註》禪家有斬新日月之語。又《集韻》莊陷切,音蘸。芟也。
【妖邪】1.妖异怪诞。汉王延寿《梦赋》:“嗟妖邪之怪物,岂干真人之正度。”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七:“宋襄城李颐,其父为人不信妖邪。”《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却説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於军中。”2.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晋干宝《搜神记》卷二:“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隋书·艺术传序》:“医巫所以御妖邪,养性命者也。”3.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是比诸盗贼之用闷香,拐带之用迷药,妖邪之用蛊毒,以攫人财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4.喻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