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箫声咽)注释版

忆秦娥(箫声咽)注释版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què)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残照:指落日的光辉。汉家:汉朝。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忆秦娥(箫声咽)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

将进酒注释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君不见,…

独漉篇注释版

独漉(lù)水中泥,水浊(zhuó)不见月。漉:使水干涸之意。独漉:亦为地名。此乃双关语也。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越鸟”四句:陈沆《诗比兴笺》云…

从军行注释版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呼延,…

陌上桑注释版

日出东南隅(yú),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fū)。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wēi)堕髻(jì),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白马篇注释版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

关山月注释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注释版

从军玉门道,逐虏(lǔ)金微山。玉门:指玉门关。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梅花曲:指歌曲《梅花落》,是横吹曲辞。 鼓(gǔ)…

蜀道难注释版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怨情注释版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pín)蛾眉。(颦蛾眉 一作:蹙)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深坐:长久的坐。颦: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诗·硕人》:“…

夜坐吟注释版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北堂:谓妇人居处。 冰合井泉月入闺(guī),金缸(gāng)青凝照悲啼。冰合井泉:谓天寒井水结冰。闺:女子住室。金缸:铜制之灯盏。青凝:一作“…

临江王节士歌注释版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pǔ),节士悲秋泪如雨。“节士”句:节士,有节操之士。《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于阗采花注释版

于阗(tián)采花人,自言花相似。于阗: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xiū)死。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