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素高蹈,想非常饮冰
夷齐素高蹈,想非常饮冰释义
【想】《廣韻》《正韻》悉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音鯗。《說文》冀思也。註希冀而思之也。《後漢·王霸傳》夢想賢士。《晉書·謝安傳》悠然遐想。又《增韻》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又《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十曰想。《註》鄭司農云:想者,輝光也。鄭康成曰:想雜氣有所似,可形想也。《六書精薀》心有所欲而思也。字意从心从相,言有所著也。
【非常】1.不合惯例;不适时宜。《左传·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杜预注:“失常礼。”《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北取燕蓟,调发非常,动以军期为言。”2.不同寻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説。”鲁迅《野草·风筝》:“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3.突如其来的事变。《史记·项
【饮冰】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南朝宋鲍照《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唐宋之问《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宋王安石《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2.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唐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不然则命非饮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执事之末?”《明史·李应昇传》:“陛下振纪纲,则片纸若霆;大臣捐私曲,则千里运掌;臺諫任纠弹,则百司饮冰。”3.谓清苦廉洁。唐姚合《心怀霜》诗:“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夷齐】伯夷和叔齐的并称。《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廖仲恺《有感》诗:“扣马夷齐思止暴,亡羊臧谷共伤时。”参见“夷叔”。
【素】《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訴。《說文》作,白緻繒也。从糸,取其澤也。《九經字》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又《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又《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又《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又《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又《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高蹈】顿地。(1)远行。《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齐人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杜预注:“高蹈,犹远行也。”孔颖达疏:“高蹈,高举足而蹈地,故言犹远行也。”一说暴跳貌。《吕氏春秋·知化》“子胥两袪高蹶而出於廷”汉高诱注:“两手举衣而行。蹶,蹈也。《传》曰‘鲁人之皋,使我高蹈’,瞋怒貌,此之谓也。”(2)喜悦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醖藉者见密而高蹈。”詹鍈义证:“高蹈是説高兴得举足顿地,犹之乎説手舞足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