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
诗句 | 读音 |
---|---|
一人欠伸若挽弧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一模 拼音: yī rénqiàn shēn4|3wǎnhú |
一人醉起小史扶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yī rénzuìqǐxiǎo shǐfú |
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释义
【一人】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孔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孔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汉班固《白虎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宋王禹偁《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明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2.
【欠伸】亦作“欠申”。打呵欠,伸懒腰。疲倦的表示。《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郑玄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汉书·翼奉传》:“故臧病则气色发於面,体病则欠申动於貌。”唐柳宗元《读书》诗:“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清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熙甫﹞偶拈一帙,得曾子固《书<魏郑公传>后》,挟册朗诵至五十餘过,听者皆欠申欲卧,熙甫沉吟讽咏,犹有餘味。”曹禺《日出》第一幕:“手掩着口,又欠伸着。”
【若】〔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
【弧】《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狐。《說文》木弓也。从弓,瓜聲。一曰往體寡來體多曰弧。《吳錄》揮觀弧星始制弧。《易·繫辭》弦木爲弧。又張旗弓也。《禮·明堂位》乗大輅,載弧韣旂。《註》弧,旌旗所以張幅也。《疏》弧以竹爲之,其形爲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弧旌枉矢。《註》弧,以張縿之幅。《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張縿幅,故曰弧旌也。又星名。《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史記·天官書》狼下四星曰弧。《註》弧九星在狼東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懷遠。又主備盜賊之知姦邪者。又《後漢·東夷
【一人】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孔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孔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汉班固《白虎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宋王禹偁《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明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2.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小史】1.古小官名。《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掌邦国之志、贵族世系以及礼仪等事。汉以后为尚书令史或地方官一般属吏之称。《汉书·谷永传》:“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玉台新咏·古乐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史,一本作“吏”。章炳麟《序种姓上》:“婚姻则别以姓,宗法则别以氏。置司商以协名姓,而小史掌奠系世,辨昭穆。”2.侍从;书童。晋张翰有《周小史》诗。南朝梁简文帝《祭灰人文》:“当令金光小史,侍使玉童,奏云师於执法,力水伯於天宫。”宋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
【扶】〔古文〕《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又與通。大風也。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