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未央宫,顾盼偶非常,稚齿不虑患,倾身保专房,燕婉承恩泽,但言日月长
诗句 | 读音 |
---|---|
一入未央宫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īrùwèi yāng gōng |
顾盼偶非常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gùpànǒufēi cháng |
稚齿不虑患 | 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韵脚:去三十諫 拼音: zhì chǐbù|fǒulǜhuàn |
倾身保专房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shēnbǎozhuān fáng |
燕婉承恩泽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àn wǎnchéngēn zé |
但言日月长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dànyánrì yuècháng|zhǎng |
一入未央宫,顾盼偶非常,稚齿不虑患,倾身保专房,燕婉承恩泽,但言日月长释义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未央宫】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新莽末毁。东汉末董卓复葺未央殿。唐未央宫在禁苑中,至唐末毁。《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铭》:“此皆圣主之曲成,贤妃之本志,何必云阳山下,别赴通灵之臺;未央宫中,虚立致神之帐。”明夏完淳《明妃篇》:“夜夜秋光长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宫。”亦省称“未央”。汉班固《西都赋》:“輦路经营,脩除
【盼】《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叶匹見反。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又《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又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又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又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又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又《集韻
【偶】《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同偶。別作,非。又姓。明洪武中,偶
【非常】1.不合惯例;不适时宜。《左传·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杜预注:“失常礼。”《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北取燕蓟,调发非常,动以军期为言。”2.不同寻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説。”鲁迅《野草·风筝》:“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3.突如其来的事变。《史记·项
【稚齿】亦作“穉齿”。亦作“稺齿”。年少;少年;儿童。《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后汉书·郎顗传》:“子奇稺齿,化阿有声。”李贤注引《说苑》:“子奇,齐人,年十八为阿邑宰,出仓廩以振贫乏,邑内大化。”《北史·隋纪下·炀帝》:“回面内向,各怀性命之图;黄髮稚齿,咸兴酷毒之叹。”唐元稹《杨子华画》诗之二:“故人断絃心,稚齿从禽乐。”宋梅尧臣《除夕与家人饮》诗:“穉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王闿运《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于时赠通奉府君讳友煊,方在穉齿,相有厚福。”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患】〔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宦。《說文》憂也。《玉篇》禍也,疾也。《廣韻》惡也,苦也。又姓。又叶胡玩切,音換。《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又《韻補》叶熒絹切,音院。《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又叶胡關切,音還。《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寒韻,還字山韻,古通。又叶胡涓切,音懸。《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
【倾身】1.身体向前倾。多形容对人谦卑恭顺。《后汉书·隗嚣传》:“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旧唐书·窦建德传》:“﹝竇建德﹞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艺祖既天姿英特,问其年,復亥生也。永德大喜,倾身事之。”明高启《南宫生传》:“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2.竭尽全力。《史记·酷吏列传》:“周阳侯始为诸卿时尝繫长安,汤倾身为之。”《后汉书·郭太传》:“乡里有忧患者,淑輒倾身营救,为州閭所称。”清方苞《孙徵君传》:“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
【保】注解:〔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音寶。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又恃也,守也。又《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又都邑之城曰保。又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又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又《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
【专房】夜,专宠。《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鴆杀李氏。”唐陈鸿《长恨歌传》:“行同室,宴专席,寝专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入门数月,擅宠专房。”2.指实际上作妾的婢女。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我好快活也。专房,抬上果桌来。”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专房,一壁厢收拾铺陈,我与夫人歇息咱。”
【燕婉】1.仪态安详温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燕,安;婉,顺也。”2.指夫妇和爱。旧题汉苏武《诗》之二:“结髮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唐白居易《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狎暱燕婉,逾於平日,恒形影不离。”3.优美;柔和。唐高适《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诗:“飘颻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燕婉动听的宫乐在大殿里飘荡。”4.借指美女。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东山傅,置
【承】《唐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音丞。《說文》奉也。《書·說命》后克聖,臣不命其承。《詩·小雅》承筐是將。又受也。《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疏》受天之福也。又《增韻》下載上也。《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尚書·大傳》庶人有石承。《註》屋柱下石也。又《廣韻》次也。《左傳·昭十三年》同盟于平丘,子產爭承。《註》承貢賦之次也。又繼也。《詩·小雅》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疏》新故相承,無彫落也。又止也。《詩·魯頌》則莫我敢承。《疏》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又通丞。《左傳·哀十八年》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
【恩泽】1.帝王或朝廷给予臣民的恩惠。言其如雨露之泽及万物,故云。《逸周书·时训》:“大雨不行时,国无恩泽。”《史记·律书》:“今陛下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唐薛用弱《集异记·张镒》:“因奏事称旨,代宗面许宰相,恩泽独厚。”清昭槤《啸亭杂录·绿营定世爵》:“故人皆感激用命……盖上之恩泽沦浹之深也。”2.特指恩荫。《宋史·选举志五》:“﹝大中祥符﹞七年,帝幸南京,詔臣僚逮事太祖者,赐一子恩泽。”参见“恩廕”。
【但】《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日月】和月亮。《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丁玲《韦护》第三章:“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王闿运《储玟躬传》:“自道光末载,湖南日月多故。”3.时令;时光
【长】〔古文〕镸《唐韻》《集韻》直良切《正韻》仲良切,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又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又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又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又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又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