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

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

诗句读音
衣衫同野叟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īshāntóng|tòngyě sǒu
指趣似禅师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ǐ qùsì|shìchán shī

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禅师释义

【衫】《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杉。《篇海》小襦也。一曰單襦。《釋名》衫,芟也,衫末無袖端也。《束皙·近游賦》脅汗衫以當。又衣之通稱。《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 《集韻》通作襂。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野叟】村野老人。唐杜荀鹤《乱后山居》诗:“野叟并田鉏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烟。”明杨慎《词品·写词述怀》:“想山翁野叟,正尔高眠。”欧阳山《苦斗》七十:“这里面,有自称野叟的大官儿。”漢

【指趣】。1.宗旨,意义。汉王充《论衡·案书》:“《六略》之録,万三千篇,虽不尽见,指趣可知。”汉王充《论衡·自纪》:“言姦辞简,指趋妙远。”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媿耳。”宋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若东坡先生之诗,则援据閎博,指趣深远。”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沓格》:“这完全是声的关系,为重迭而重迭,别无指趣可言。”2.犹志趣。《旧唐书·李训传》:“帝见其指趣,甚奇之。”五代齐己《赠白处士》诗:“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禪师。”亦作“指趋”。意向;意图。《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禅师】和尚之尊称。《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禪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禪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禪师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师。’”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又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皆寓非常尊崇之意。后用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唐李范《江寺闲书》诗:“钓叟无机沙鸟睡,禪师入定白牛閒。”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禪师既然不罪,我要个上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