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搴殊科,寻闯师氏闱
一十搴殊科,寻闯师氏闱释义
【闯】《唐韻》《韻會》《正韻》丑禁切,音。《說文》馬出門貌。从馬在門中,會意亦象形。讀若郴。又出頭貌。《公羊傳·哀六年》開之,則闖然公子陽生也。《註》闖,出頭貌。又《玉篇》或作覘。《韓愈·同宿聯句》儒門雖大啓,姦首不敢闖。皆以窺覘爲義。又《集韻》丑甚切,音踸。《公羊傳·哀六年闖然釋文》又丑衽反。又《集韻》癡林切,音琛。義同。
【师氏】1.周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南北朝时北周亦曾置此官。《书·顾命》:“师氏、虎臣、百尹、御事。”孔传:“师氏,大夫官。”《诗·小雅·十月之交》:“楀维师氏,艷妻煽方处。”郑玄笺:“师氏,亦中大夫也,掌司朝得失之事。”参阅《周礼·地官·师氏》。2.指学官或教师。唐陈子昂《为人陈情表》:“老母悯臣孤蒙,恐不负荷教诲,师氏训以义方。”宋苏轼《又谢兼侍读表》:“而师氏之官,职在论説。”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儒之名於古通为术士,於今专为师氏之守。”3.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
【闱】《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說文》宮中之門也。《禮·雜記》夫人至,入自闈門。《釋文》闈,音韋,宮中之門。《左傳·閔二年註》宮中小門謂之闈。《釋文》音韋。《史記·齊太公世家》攻闈與大門。《註》宮中之門曰闈。《前漢·敘傳》皆及旹君之門闈。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三年》尹辛取西闈。《註》西闈,周地。《釋文》闈,音韋。又《集韻》吁韋切《韻會》區韋切,音暉。《禮·雜記》夫人至,入自闈門。《釋文》劉昌宗音暉。《左傳·閔二年註》宮中小門,謂之闈。《釋文》亦音暉。又或作帷。《禮·雜記·闈門註》闈門,或爲帷門。 俗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搴】《集韻》《韻會》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矣。《註》謂勝敵拔取旗也。《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又姓。漢將搴揚。又《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又《唐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音蹇。同。亦拔取也。俗作。又草名。《爾雅·釋草》搴柜朐。又《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互見攓二字註。
【殊科】1.不同。《汉书·公孙弘传》:“﹝弘﹞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餘……与内富厚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旧唐书·魏元忠传》:“且上智下愚,明暗异等;多算少谋,众寡殊科。”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国俗不同,利害殊科。”2.特殊的律条。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二出:“惨然消阻泪如梭,怎生样方便赦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