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润燥吻,再食思无邪

一食润燥吻,再食思无邪

诗句读音
一食润燥吻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yīshí|sì|yìrùnzào wěn
再食思无邪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ài shísī wú xié

一食润燥吻,再食思无邪释义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润】《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澤也,滋也,益也。《易·說卦》雨以潤之。又水名。《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又水名,出金城。《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又州名。《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又黃潤,蜀布名。

【燥吻】的嘴唇。《文选·陆机<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李周翰注:“燥,乾也;吻,脣也。谓神思驰逐皆得乾脣也。”宋苏轼《次韵袁公济谢芎椒》:“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金元好问《此日不足惜》诗:“一酌舌本疆,二酌燥吻濡。”汉

【再食】再次进食或连食两口。《礼记·礼器》:“﹝礼﹞有以少为贵者……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郑玄注:“一食、再食、三食,谓告饱也。”孔颖达疏:“食犹飱也。尊者常以德为饱,不在食味……诸侯再者,德降天子,故至再飱而告饱,须劝乃又食。”孙希旦集解:“愚谓食一口谓之一食,再谓连食二口,三谓连食三口。”2.指每日两餐。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汉

【思无邪】邪意;心归纯正。《诗·鲁颂·駉》:“思无邪,思马斯徂。”郑玄笺:“思遵伯禽之法,专之无復邪意也。”《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邢昺疏:“为政之道,在於去邪归正。”唐柳宗元《铙歌鼓吹曲·吐谷浑》:“凯族献清庙,万国思无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