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相拘阂,朋知限流寓
衣食相拘阂,朋知限流寓释义
【朋知】朋友;知交。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唐孙昌胤《清明》诗:“沉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限】《廣韻》乎切《集韻》《韻會》《正韻》下切,音硍。《說文》阻也。《玉篇》界也,度也,齊也。《易·艮卦》九三艮其限。《註》限,身之中也。三當兩象之中,故曰艮其限。《戰國策》南有巫山黔中之限。《史記·平準書》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又《說文》一曰門榍也。《玉篇》閾也。《廣韻》與通,門閾也。又《集韻》《正韻》魚懇切,音峎。《集韻》切急意也。又《韻會小補》胡艮切,音恨。《釋名》艮,限也。時未可聽物生,限止之也。又叶胡蹇切,音峴。《顏延之·陶潛誄》度量難鈞,進退可限。長卿棄官,稚賔自免。又叶形甸切,音現。《蘇轍·送孫
【流寓】亦作“流庽”。1.流落他乡居住。《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丧乱,客死於蜀汉,范遂流寓西州。”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流寓理岂愜,穷愁醉不醒。”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后盲於目,不能復治生产,流庽隩门为通译以自给。”碧野《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李清照流寓金华对双溪的吟唱。”2.指流落他乡居住的人。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三十年之餘,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於东南,而君父之大讎,一切不復关念。”清郭嵩焘《拟陈洋务疏》:“其间惟美利坚之金山,中国流寓数万人。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拘阂】“拘碍”。束缚阻碍。《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李贤注:“阂与碍同。”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夫论管穴者,不可问以九垓之无外;习拘阂者,不可督以拔萃之独见。”南朝梁何逊《刘博士等同顾不值》诗:“吾人少拘碍,得性便游逸。”宋程大昌《考古编·庄子》:“夫游而至於逍遥,则意欲乡而神已达,了无形迹得为拘阂矣。”清顾炎武《日知录·河渠》:“禹之治水,随地施功,无所拘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