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欹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诗句读音
欹危起丘山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ī wēiqǐqiū shān
汗漫接洲沚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hàn mànjiēzhōu zhǐ

欹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释义

【欹危】1.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宋陆游《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清吴伟业《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2.歪斜不平貌。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宋欧阳修《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3.危难。唐元稹《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宋苏辙《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清郑燮《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丘山】;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唐黄滔《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2.指山林。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李善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汗漫】,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宋文天祥《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高诱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晋张协《七命》:“过汗漫之所不游,躡章亥之所未迹。”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遨游太清。”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

【接】《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中飮水,故接連其手。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又捷也。《禮·

【洲沚】小块陆地。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清薛福成《考察近事谨陈管见疏》:“择地筑库,务求僻远,或在洲沚之上,或上山岭之间。”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