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诗句读音
衣薪那免俗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ī xīnnà|nǎ|nèi|nāmiǎn sú
变灭须臾耳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biàn mièxūyúěr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释义

【衣薪】用柴草包裹尸体。语出《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孔颖达疏:“而棺椁自殷已后,则夏已前棺椁未具也。”宋苏轼《哭干儿》诗之一:“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免俗】不拘世俗常情。唐杜甫《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诗:“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邹韬奋《萍踪寄语》八八:“这大概也还未能免俗。”

【变灭】变化幻灭。宋苏轼《答廖明略书》之一:“老朽欲屏归田里,犹或得见,蜂蚁之微,寻以变灭,终不足道。”明方孝孺《赠郑显则序》:“至於鬼燐之变灭,不可以理推其跡,虽似乎奇而其为明也微矣。”庞树柏《木渎寓楼晚眺》诗:“乃知天地间,变灭无定理。”

【耳】《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洱。《說文》主聽也。《易·說卦》坎爲耳。《管子·水地篇》腎發爲耳。《淮南子·精神訓》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腎之也。又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又《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又《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又《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