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
诗句 | 读音 |
---|---|
伊郁瑶瑟情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yī yùyáo sèqíng |
威迟花骢影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八梗 拼音: wēi chíhuā cōngyǐng |
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释义
【伊郁】。《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感乎溽暑之伊鬱,而虑性命之所平。”李善注:“伊鬱,烦热貌。”吕向注:“溽暑伊鬱,气不通也……伊鬱,不通而忧乎。”唐马总《意林·正论》:“见信之臣,囊括守禄;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伊鬱于下。”宋苏轼《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僕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鬱,正赖此耳。”《明史·王德完传》:“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伊鬱致疾,阽危弗自保。”2.聚而不散貌。金党怀英《雪中》诗之三:“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拏撑。浓烟久伊鬱,微焰方晶荧。
【瑶瑟】用玉装饰的琴瑟。唐陈子昂《春台引》:“挟寳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宋陆游《月中过蜻蜓浦》诗:“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明邝露《虞山谒舜祠》诗:“何人抚瑶瑟,离恨隔湘川。”清汪懋麟《玉女摇仙佩》词:“《霓裳》勿奏,瑶瑟休弹,听我一言为寿。”鲁迅《悼丁君》诗:“瑶瑟凝尘清怨絶,可怜无女耀高丘。”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威迟】曲折绵延貌。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唐王维《祭兵部房郎中文》:“玉关之下,素车威迟。”唐杜甫《铁堂峡》诗:“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感恩述事》诗之十六:“禁漏威迟残客舍,朝衣颠倒覆家儿。”
【花骢】。唐杜甫《骢马行》:“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大宛种。”宋周邦彦《夜飞鹊·别情》词:“花驄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清方文《送左三山先生按浙江》诗之一:“平明骑马出,谁不避花驄。”参见“五花马”。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