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诗句读音
忆昨路绕锦亭东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ìzuólùràojǐn tíngdōng
先主武侯同閟宫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iān zhǔwǔ hòutóng|tòngbì gōng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释义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昨】《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藏入聲。《說文》累日也。《廣韻》昨日,隔一宵也。《莊子·外物篇》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又姓。《廣韻》複姓有昨和氏。又與酢同。《周禮·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註》昨,讀曰酢。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绕】《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又《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锦亭】指成都锦江亭。唐杜甫《古柏行》之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仇兆鳌注引朱鹤龄曰:“严武有《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诗,故曰锦亭。”杨伦笺注:“即成都锦江亭。”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先主】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於难。”韦昭注:“文子,简子之祖赵武。”《资治通鉴·威烈王二十三年》:“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胡三省注:“古者诸侯之大夫,其家之臣子皆称之曰主,死则曰先主,考《左传》可见已。”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杜预注:“先主,简子。”简子,赵孟父。3.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三国魏锺会《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新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武侯】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宋王安石《诸葛武侯》诗:“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陈衍《元诗纪事·范五老》:“﹝范﹞每战必胜,尝有诗:‘……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説武侯。’”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閟宫】神庙。《诗·鲁颂·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毛传:“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郑玄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唐李德裕《题冠盖里》诗:“偶来冠盖里,媿是旧三公,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