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诗句读音
乾坤谈罢论雎鸠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qián kūntánbà|ba|pílùn|lúnjū jiū
忆昨灊楼幸久留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ìzuóqiánlóuxìngjiǔ liú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释义

【乾坤】“乾川”。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谕

【谈】《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又《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又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又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又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又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又《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又《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

【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又《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又《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又《增韻》紬繹討論也

【雎鸠】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朱熹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江淮间有之。”明何景明《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明汪廷讷《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昨】《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藏入聲。《說文》累日也。《廣韻》昨日,隔一宵也。《莊子·外物篇》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又姓。《廣韻》複姓有昨和氏。又與酢同。《周禮·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註》昨,讀曰酢。

【灊】《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音潛。水名。《說文》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又縣名。《史記·吳世家》以兵圍楚之六灊。《註》灊在廬江六縣西南。又《廣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音尋。又《廣韻》才林切《集韻》才淫切,音鬵。又《廣韻》昨淫切《集韻》鋤簪切,音岑。義同。○按《說文》从水鬵聲。鬵,上从兂。《正字通》誤从旡,非。今改正。

【久留】淹留;长久逗留。《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唐杜甫《发秦州》诗:“岂復慰老夫,惘然难久留。”《法苑珠林》卷十:“人鬼殊道,汝既不求食,何为久留。”2.长期存在。金元好问《吊岳家千里驹》诗:“灵椿丹桂偶相值,蕙草清霜寧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