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诗句读音
勇夫安识义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ǒng fūānshí yì
智者必怀仁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ì zhěbìhuái rén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释义

【勇夫】的人。《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晋书·段灼传》:“臣闻鱼悬由於甘饵,勇夫死於重报。”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相轻”》:“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者是也。”典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识义】识知义理。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嵇康<言志>》:“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明邵璨《香囊记·家门》:“传奇莫作寻常看,识义由来可立身。”

【智者】有智谋或智慧的人。《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淮南子·主术训》:“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元柳贯《过闸行》:“圣人乘运智者谋,尚忆当年河事始。”公刘《哀诗魂--怀诗人郭小川同志》诗之五:“我,半是智者,半是懦夫。”2.即南朝陈至隋高僧、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公元538-597年)。隋开皇十一年,受“智者”之号。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唐贾岛《送僧归天台》诗:“妙字研磨讲,应齐智者踪。”典

【怀仁】1.心怀仁德。汉陆贾《新语·道基》:“圣人怀仁仗义。”明吾丘瑞《运甓记·藩府贺正》:“放雀怀仁,献鳩施惠,翠管银钩辉映。”2.归服于仁德。《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唐元稹《为严司空谢招讨使表》:“陛下威加四海,德被万方……百蛮述职,九有怀仁。”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禽兽草木尚怀仁,这一封丹詔必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