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

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

诗句读音
更勉经世学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gēng|gèng3jīng shìxué
永肩致主念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韵脚:去五十六㮇
拼音: yǒngjiānzhì zhǔniàn

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勉】《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免。《說文》强也。从力,免聲。《廣韻》勖也,勸也。《增韻》勤也。《禮·表記》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又通作免。《前漢·薛宣傳》宣因移書勞免之。又《谷永傳》閔免遁樂。《註》師古曰:閔免,猶黽勉也。

【经世】1.治理国事。《后汉书·西羌传论》:“贪其暂安之埶,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岂夫识微者之为乎?”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宋陆游《喜谭德称归》诗:“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六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已经显露,为了克服危机,寻找出路,人们比较多地注意了经世致用之学。”2.阅历世事。《淮南子·俶真训》:“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学】《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又姓。見《姓苑》。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又叶後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肩】《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堅。《說文》髆也。从肉,象形。《徐曰》象肩形,指事也。《廣韻》項下。《正韻》膊上。《六書故》臂本曰肩。又《爾雅·釋詁》肩,克也。《詩·周頌》佛時仔肩。《傳》仔肩,克也。《箋》仔肩,任也。《書·盤庚》朕不肩好貨。《傳》肩,任也。我不任好貨之人。又《韻會》勝也。肩强能勝重,堪任義。《爾雅·釋詁》肩,勝也。又《釋名》肩,堅也。甲闔也。與胸脇皆相會闔也。又息肩。《左傳·襄二年》鄭子駟請息肩於晉。《註》欲辟楚役,以負擔喻。又比肩。《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

【致主】唐李频《长安书情投知己》诗:“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诗:“致主比唐虞,安边如卫霍。”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经术将以述圣绍贤,謨猷将以泽民致主。”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