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

诗句读音
忆事夜深行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yìshìyè shēnháng|xíng
咏诗闲处立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yǒng shīxián chǔlì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释义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夜深】犹深夜。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唐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咏诗】吟诗。《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於法矣。”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闲处】“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宋曾巩《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元稹《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典

【立】《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