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自责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
| 诗句 | 读音 |
|---|---|
| 万毫齐力锋颖锐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wàn|mòháoqí lìfēng yǐngruì |
| 赠君饱霜毫锥子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4jūnbǎoshuāng háozhuī zǐ |
| 用之自责勿轻视 | 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òngzhīzì zéwùqīng shì |
用之自责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释义
【万】《廣韻》《集韻》《韻會》同萬。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又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又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萬
【毫】〔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刀切,音豪。長銳毛也。《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前漢·鮑宣傳》有益毫毛。又言物細曰秋毫,言毫至秋極纖細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莊子·知北遊》秋毫爲小,待之成體。《前漢·高帝紀》沛公入關,秋毫無犯。又《謝察微·算經》十絲曰毫,十毫曰釐。《禮·經解》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晉書·虞預傳》毫釐之失。又筆謂之毫。《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唐書·劉知幾傳》每記事載言,則閣筆相視,含毫不斷。又蘸筆曰濡毫,落筆曰揮毫。又姓。漢毫康,封安陽侯。又修毫,狗名。
【齐力】雅·释畜》:“戎事齐力。”郝懿行义疏:“戎事谓兵革战伐之事,当齐其力以载干戈之属。”《隋书·史万岁传》:“驰马奋击,杀数十人,众亦齐力,官军復振。”
【锋颖】挚峻《报司马子长书》:“有能者见锋颖之秋豪。”2.锋快,尖利。唐裴铏《传奇·周邯》:“忽见水精自井面跃出数百步,续有金手亦长数百尺,爪甲锋颖,自空拏攫水精。”3.指笔锋,笔势。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所见宋拓者,无虑十数本,率皆前小后大,锋颖亦前钝后鋭。”4.比喻立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唐王勃《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纵横振锋颖之才,吐纳积江湖之量。”5.比喻犀利的才辩。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括锋颖而如訥,韜修翰於彤管。”唐刘知几《史通
【锐】《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說文》芒也。又《書·顧命》一人冕執銳。《傳》銳,矛屬也。《釋文》銳,以稅反。又《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註》銳司徒,主銳兵者。《釋文》銳,悅歲反。又《廣韻》利也。《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爲救灌夫。《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註》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又《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孔子對曰:毋取口銳。口銳者,多誕寡信。又《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註》銳,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又《
【赠】《廣韻》《正韻》昨亙切,音。《說文》玩好相送也。《詩·鄭風》雜佩以贈之。《傳》贈,送也。《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禮·檀弓》何以贈我。又《詩·大雅》以贈申伯。《傳》贈,增也。《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云贈增也。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朱傳》贈,音則。來,音力。《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又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又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漢典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
【霜毫】兽毛。《宋书·礼志三》:“霜毫玄文,素翮頳羽。”明田艺蘅《白鹿赋》:“雪毳含辉,霜毫出浴,洁若凝冰,素如琢玉。”2.借指白兔。唐元稹《月三十韵》:“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明徐渭《书画兔中有一白雏》诗:“中有霜毫真逸足,腾身高入月明中。”3.指毛笔。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大人呵尚兀自高擎着玉液来酬我,你待浓蘸着霜毫敢抹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四:“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4.白色须发。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雪刺满头》:“宋璟《求致仕表》云:‘臣窃禄簪裳,备员廊庙,霜毫生頷,雪刺
【锥子】尖端锐利的用来钻孔的工具。《当代》1987年第2期:“我头痛得如锥子钻。”《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多少道锥子似的目光盯在小媳妇的大肚子上。”
【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頌切,容去聲。《說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又《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又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又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又以也。《詩·小雅》謀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物。《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集韻》或作。又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又《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又《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又《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又《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
【轻视】小看,不重视。晋王嘉《拾遗记·魏》:“时乐浪献虎,文如锦斑,以铁为槛,梟殷之徒,莫敢轻视。”《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忽一人厉声而出曰:‘军师何轻视众人耶!吾虽不才,愿斩张郃首级,献于麾下。’”巴金《秋》二:“房里又有不少轻视的眼光集中在他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