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拙怀归去,沉痾畏借留
用拙怀归去,沉痾畏借留释义
【沉】《字彙》同沈。
【痾】《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阿。《玉篇》同疴,病也。《前漢·五行志》及人謂之痾。痾,病貌。言深也。《後漢·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又《集韻》阿个切,音椏。義同。
【畏】〔古文〕《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又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又《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
【借留】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唐白居易《乔弁可巴州刺史制》:“巴州刺史乔弁前假竹符,俾临巴郡。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咸平﹞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承矩。”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陈鎰﹞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借寇”。典
【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頌切,容去聲。《說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又《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又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又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又以也。《詩·小雅》謀
【拙】〔古文〕《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梲。讀若專入聲。《說文》不巧也。《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又《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
【怀归】故里。《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汉王粲《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唐戴叔伦《送郎士元》诗:“白髮金陵客,怀归暂不留。”典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