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

诗句读音
映带山阴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ìng dàishān yīn
清流湍激平仄:平 平 平 平
韵脚:去三十四嘯
拼音: qīngliú tuānjī
有崇山峻岭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ǒu|yòuchóng shān jùn lǐng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释义

【映带】景物互相衬托。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五:“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曹靖华《飞花集·风物还是东兰好》:“右江和红水河的清流红波,映带左右。”2.照应关联;连带。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独頷高华博大,而冠冕和平,前后映带,遂令全首改色。”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唐人无此映带。”鲁迅《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使仇头落地,而血点一些也不会溅着自己的洋房和洋服,并且映带之下,使自己成名获利。”典

【山阴】1.山朝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唐颜师古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唐姚合《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刘大白《春雪》诗:“可怕的却是那些株守着岭北山阴的,甘心埋没在它底势力范围之下!”2.晋王羲之的代称。王羲之曾居会稽山阴,故以代指。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文徵仲得笔法於巙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流湍】急流。汉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砏汃輣轧。”

【激】《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音擊。《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又衝也。《潘岳·詩》驚湍激巖阿。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又言論過直爲激切。《後漢·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又感激也。《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又違俗立異爲激詭。《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又激楚,淸聲也。《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又姓。《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湍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梅曾亮《书棚民事》:“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穀,以佐稻粱。”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第二天,这一小队人马进入崇山峻岭的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