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

诗句读音
荒徼尚弯弓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āng jiǎoshàngwān gōng
幽蓟已削平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yōu jìyǐxiāo|xuēpíng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释义

【荒徼】荒远的边域。唐杨衡《送人流雷州》诗:“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明姜埰《赴戍宣州卫》诗:“荷戈荒徼去,收骨瘴江还。”清刘大櫆《与吴阁学书》:“闽海荒徼,闻公之名,无不束手敛袵,瞻顾而不敢前。”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漢

【弯弓】1.挽弓;拉弓。汉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唐崔融《拟古》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明李梦阳《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初,舒为县尉,坐手杀人停废,无尽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酒肉弟兄千箇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纔放下酒杯,出门便弯

【幽蓟】州的并称。唐杜甫《夏日叹》诗:“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削】《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相入聲。《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又《玉篇》刻治也。《增韻》刮削也。《詩·大雅》削屢馮馮。《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又小侵也。《書·君》無倚法以削。又弱也。《孟子》魯之削也滋甚。又奪除也。《禮·王制》君削以地。又器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註》今之書刀。《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笑。刀室也。《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