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阴德深,云仍继名宦

由来阴德深,云仍继名宦

诗句读音
由来阴德深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yóu láiyīndéshēn
云仍继名宦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ún réngjìmíng huàn

由来阴德深,云仍继名宦释义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红楼梦》第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赵朴初《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英,而先见於美,有由来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

【阴】與隂同。見《字彙補》字註。(陰)〔古文〕霒侌瘖《唐韻》《集韻》《韻會》於今切《正韻》於禽切,音音。《說文》闇也。《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玉篇》幽無形,深難測謂之陰。《易·坤卦》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陰之所成。又《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又《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又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又《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云仍】亦作“云礽”。1.远孙。《尔雅·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郭璞注:“言轻远如浮云。”宋范成大《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我家鴟夷子,竹帛照吴越。云仍无肖似,頫首媿前哲。”明李东阳《赠阙里孔以昌》诗:“已向云仍占圣泽,还从伯仲识风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九:“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刘逸生注:“云礽,遥远的孙辈。”2.比喻后继者。清谭嗣同《仁学》三一:“顾(顾炎武)出於程(程顥、程颐)、朱(朱熹),程朱则荀(荀卿)学之云礽也。”3.沿袭;因袭。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名宦】1.名声与官职。《南史·江子一胡僧祐等传赞》:“江子一、胡僧祐,太清之季,名宦盖微。”唐皇甫冉《送孔巢父赴河南军》诗:“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新唐书·陆馀庆传》:“已冠,名未显,兄玄表唶曰:‘尔名宦不立,奈何?’”2.居官而名声地位显赫者。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或谓求道青城,访僧衡岳,不亲名宦。”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红楼梦》第四回:“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