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诗句读音
兄弟谢家诗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ōng dìxiè1|0|0shī
友朋汉相府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ǒupénghànxiāng fǔ

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释义

【兄弟】和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郑玄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絶。”元李直夫《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宏从弟编修寀,其妻与濠妻,兄弟也。”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

【谢】《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又《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又《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又《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又《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又《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朋】《唐韻》步崩切《集韻》《韻會》蒲登切,音鵬。《易·坤卦》西南得朋。《註》與坤同道者也。《疏》凡言朋者,非惟人爲其黨,性行相同,亦爲其黨。《書·洛誥》孺子其朋。《傳》少子愼其朋黨。又《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疏》同門曰朋。《周禮·地官·大司徒》聮朋友。《註》同師曰朋。又《書·益稷》朋淫于家。《傳》朋,羣也。又《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詩·小雅》錫我百朋。《傳》五貝爲朋。《前漢·食貨志》元龜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爲大貝十朋。《註》蘇林曰:兩貝爲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龜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汉】〔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

【相府】1.汉代丞相治事的官邸。《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唐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中书是宰相视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2.借指相国。唐包佶《元日观百僚朝会》诗:“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