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剩有磨崖什,闲拂苍苔看几篇
诗句 | 读音 |
---|---|
游人剩有磨崖什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yóu rénshèng yǒumó yáshí|shén |
闲拂苍苔看几篇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xiánfú|bìcāng táikàn|kān1|3piān |
游人剩有磨崖什,闲拂苍苔看几篇释义
【游人】无产业的流浪者。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古者经井田,制廛里,丈夫治其田畴,女子治其麻枲,无旷地,无游人。”2.流民。指无田可耕,流离失所的人。《新唐书·韩琬传》:“夫流亡之人非爱羈旅、忘桑梓也,歛重役亟,家产已空,邻伍牵连,遂为游人。”3.游玩的人。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此时天气寒冷,游人絶少。”郁达夫《临平登山记》:“龙洞道观的所以得至今庙貌重新,游人争集者,想来小康王的功劳,一定要居其大半。”1.闲散的人
【剩有】有。宋卢祖皋《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清万寿祺《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蒋智由《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磨崖】厓”。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今南屏山兴教寺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司马公书,《新图经》不载。”元马致远《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2.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明郭贞顺《上俞将军》诗:“但属壶民歌太平,磨厓勒尽韩山石。”清顾炎武《浯溪碑歌》:“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昆崙之巔;波涌云垂,张乐洞庭之泽。”3.磨擦山崖。宋苏轼《黄牛庙》诗:“山下耕牛苦
【什】《唐韻》《韻會》是執切,音十。十人爲什。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云什。又篇什。《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勿切,音髴。《說文》過擊也。《徐鍇曰》擊而過之也。又《廣韻》去也,拭也,除也。《禮·曲禮》進几杖者,拂之。《疏》拂去塵埃也。《後漢·黨錮傳》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又絕也。《吳語》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又《正韻》矯也,逆也。又拂塵具。《南史·顯達傳》麈尾蠅拂,是王謝家許。又舞名。《唐書·禮樂志》白鳩,吳拂,舞曲也。《通鑑辨誤》王僧虔奏,大明中,卽以宮縣合和鞞拂。按鞞拂皆舞名,拂舞出自江左,舊云吳舞,檢其歌,非吳舞也。又《集韻》《韻會》符勿切,音佛。與咈通。違也,戾也。《易·
【苍苔】青色苔藓。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清孙枝蔚《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几】《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