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

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

诗句读音
有人遗我五色丹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 yǒu|yòurényíwǒwǔ sèdān
一粒吞之后天老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īlìtūnzhī hòutiān lǎo

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释义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五色】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2.泛指各种颜色。《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三国魏曹丕《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唐韩愈《谢自然诗》:“簷楹蹔明灭,五色光属联。”《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4.中医指五

【丹】〔古文〕《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都艱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又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又《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又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又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又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又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又丹陽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粒】〔古文〕《廣韻》《集韻》《正韻》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又《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爲米糂,遺餘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爲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又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註》立、粒通。zdic.net漢典

【吞】《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音。《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又《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又《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又《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又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之后】1.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般多指时间。明孔迩《云蕉馆纪谈》:“自女来之后,家益殷富,既长,聪明过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上路之后,我只守了母亲的灵,除了内眷,不见一个外人。”赵树理《张来兴》:“以前听说这位老师傅有脾气只是‘听说’,等他到局里来了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他的脾气。”2.单独用在句子头上,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之后便怎么样呢?”

【天老】为黄帝辅臣。《韩诗外传》卷八:“﹝黄帝﹞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李贤注:“《帝王纪》曰:‘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后因以指宰相重臣。唐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