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
诗句 | 读音 |
---|---|
有时闲倚在虚堂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ǒu shíxián3zàixū táng |
寥寥匝地凝秋霜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iáo liáozā dìníngqiū shuāng |
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释义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唐张乔《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心里反悔凤翔多了焦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夏世富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唐刘云《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虚堂】高堂。南朝梁萧统《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唐戎昱《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宋朱熹《山北纪行》之十:“北渡石塘桥,西访濂溪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清顾炎武《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寥寥】1.空虚貌。《吕氏春秋·情欲》:“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高诱注:“极三关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窍皆寥寥然虚。”《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混《游览》>》:“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李善注:“《庄子》曰:‘寥已吾志。’郭象曰:‘寥然空虚也。’”宋曾巩《将之江淛遂书怀别》诗:“功名竟安在,富贵空寥寥。”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中:“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2.寂寞;孤单。唐宋之问《温泉
【匝地】遍地。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宋赵崇磻《蝶恋花》词:“风旋落红香匝地,海棠枝上鶯飞起。”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那苏张舌辩高,我的巧射惊羿奡,只愁那匝地烟尘何日扫。”刘白羽《红玛瑙》:“滔滔黄河流不尽,漫天黄沙匝地来,而盈盈的春意在那时开始了。”
【凝】《唐韻》《集韻》《正韻》魚陵切《韻會》疑陵切,觺平聲。《說文》水堅也。本作冰。从水从仌。《徐曰》俗作凝。今文从俗。《易·坤卦》履霜堅冰,隂始凝也。又《增韻》成也,定也。《書·臯陶謨》庶績其凝。《易·鼎卦》君子以正位凝命。《註》嚴整貌。又《謝玄暉鼓吹曲》凝笳翼高蓋。《李註》徐聲引調謂之凝。又《唐韻》牛切《集韻》《韻會》牛孕切,觺去聲。止水也。又叶鄂力切。觺入聲。《楚辭·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只。乎無往,盈北極只。《註》凝凝,冰凍貌。又《韻會》或作疑。《詩·大雅》靡所止疑。《註》音屹。疑,讀如儀禮疑立之疑,定
【秋霜】1.秋日的霜。《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唐卢纶《冬夜赠别友人》诗:“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2.常用以比喻威势盛大、品质高洁、言辞严厉、心志壮烈。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喜如春阳,怒如秋霜。”《后汉书·孔融传论》:“懍懍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晋书·儒林传·范弘之》:“志厉秋霜,诚贯一时。”3.喻白发。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宋苏轼《老人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