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
诗句 | 读音 |
---|---|
有时寓意笔砚间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拼音: yǒu shíyù yìbǐ yànjiān|jiàn |
跌宕奔腾作诙诡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dié dàngbēn téngzuòhuī guǐ |
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释义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唐张乔《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心里反悔凤翔多了焦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夏世富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唐刘云《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寓意】1.寄托或蕴含意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及三閭《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宋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花月痕》第五回:“痴珠自此入益门,度大散关,寓意山水,日纪一诗,转也摆脱一切。”2.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宋沉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张忠烈公辞故里诗》:“先生落句,其寓意深矣。”姚雪垠《长夜》四二:“那时候他对这篇小说的寓意还完全不懂,如今仿佛悟解了一点儿。”
【笔砚】研”。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夏侯玄”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正始中,护军曹爽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2.指文墨书写之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间】〔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又也。《
【跌宕】亦作“跌荡”。1.放荡不拘。《后汉书·孔融传》:“又前与白衣禰衡跌荡放言。”李贤注:“跌荡,无义检也。”《三国志·蜀志·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温琬》:“少跌宕不检,不治生事,落魄寄傲於酒色间。”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这笑駡风流跌宕,一声拍板温而厉,三下《渔阳》慨以慷!”王季思等注:“放荡不受拘束的意思。”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三二回:“他们中间许多英俊少年,大半是风流跌荡,选舞徵歌。”2.纵情;沉溺;耽嗜。南朝梁江淹《恨赋
【奔腾】1.飞奔急驰。《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唐杜甫《病橘》诗:“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毛泽东《十六字令》之一:“奔腾急,万马战犹酣。”2.谓水流汹涌。唐戴公怀《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须臾浪涌若山,潮翻如雪,奔腾澎湃之声,震闻数里。”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诙诡】奇诡。《新唐书·和逢尧传》:“逢尧詼诡,当大事敢徼福。”《宋史·刘昌言传》:“昌言捷给詼诡,能揣人主意,无不称旨。”2.荒诞怪异。清朱琦《感事》诗:“兵骄或食人,传闻日詼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