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弗听日益懒,乖劣气習移下愚
有言弗听日益懒,乖劣气習移下愚释义
【有言】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杨伯峻注:“有言,意为有善言。”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弗】《唐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紱。《說文》撟也。《玉篇》不正也。《韻會》違也。又不也。《書·堯典》績用弗成。《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弗及。《公羊傳註》弗者,不之深者也。又《韻會》不可也,不然也。《史記·孔子世家》弗乎弗乎。又去也。《詩·大雅》以弗無子。《傳》弗,去也。去無子,求有子。《箋》弗之爲言祓也。又滭弗,盛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汨。漢典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日益】所增益。《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其礼先人,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曰日益者也。”王聘珍解诂:“日益,谓日有增益,犹言日新也。”宋张载《正蒙·三十》:“常人之学,日益而不自知也。”清褚人穫《坚瓠馀集·村叟梦鳖》:“自是叟愈康健,生计日益。”2.一天比一天。《史记·高祖本纪》:“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唐韩愈《送郑十校理序》:“由是集贤之书盛积,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书日益多,官日益重。”清徐士銮《宋艳·驳辨》:“久之,不敏日益贫,盼奴周给之。”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但是,紧接
【乖劣】《易林·艮之讼》:“元后贪欲,穷极民力,执政乖劣,为夷所覆。”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君瑞好乖劣,半夜三更,来人家院舍。”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他狠毒呵恰似两头蛇,乖劣呵浑如双尾蝎。”《西游记》第十九回:“意马胸头休放荡,心猿乖劣莫教嚎。”
【气】《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又與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又《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唐韻》去旣切《集韻》《
【移】《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匜。《說文》禾相倚移也。《六書故》移秧也。凡種稻先苗之後移之。又《說文》一曰禾名。又遷也。《韻會》今遷徙之迻借作移。《書·多士》移爾遐逖。又《廣韻》易也,延也。《博雅》轉也。《書·畢命》世變風移。《禮·大傳》絕族無移服。《疏》在旁而及曰移。言不延移及之。又《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疏》移謂靡匜搖動也。又《廣韻》遺也。《博雅》移,脫遺也。又官曹公府不相臨敬,則爲移書箋表之類也。《前漢·公孫弘傳》弘乃移病免歸。《註》移書言病。《後漢·光武紀》於是致
【下愚】1.极愚蠢的人。《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后汉书·李固传》:“固狂夫下愚,不达大体。”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先王之法,所以待人者尽矣,自非下愚不移之才,未有不能赴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枉了你是个读书明理之人!这种不过是下愚所为罢了。”2.谦词。用作自称。三国吴华覈《奉敕草对》:“猥命草对,润被下愚。”《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