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言空自解,蜂蝶笑徘徊

游言空自解,蜂蝶笑徘徊

诗句读音
蜂蝶笑徘徊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fēng diéxiàopái huái
游言空自解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十二蟹
拼音: yóu yánkōng zìjiě|jiè|xiè

游言空自解,蜂蝶笑徘徊释义

【蜂蝶】亦作“蠭蜨”。1.蜂和蝶。唐韩愈《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宋梅尧臣《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宋陶穀《清异录·花贼》:“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明无名氏《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老舍《四世同堂》八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

【徘徊】1.往返回旋;来回走动。《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杨倞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父﹞即佯为贩鬻者,徘徊道上。”《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方六老爷行了一回礼,拘束狠了,宽去了纱帽圆领,换了方巾便服,在阁上廊沿间徘徊徘徊。”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在这条街漫步徘徊,忽然发现了通俗阅报社的招牌,挂在商场的楼上。”2.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汉书·高后纪》:“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

【游言】浮夸不实的言论。《礼记·缁衣》:“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今研覈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抃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端平三年》:“内则嬖御怀私,为君心之蠹;外则子弟寡谨,为明政之累。游言噂沓,宠赂章闻,欲簫勺太和,得乎!”2.指流言。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宁皇登位》:“採之游言,殊有惊悸;採之国论,曾无建明。”虚浮不实的言语。《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无或游言,以增邑邑。”李善注:“《礼记》曰:‘大人不倡游言。’郑玄曰:‘游

【空自】徒然;白白地。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清李渔《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解】《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皆上聲。《說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前漢·湯傳》支解人民。《註》謂解其四支也。又《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餘傳》今獨王,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又《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