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
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释义
【好语】赞扬、称颂的话。《史记·南越列传》:“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復归,亡国之势也。”唐李贺《沙路曲》:“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王琦汇解:“好语,谓民间称颂之语。”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於甄氏”刘孝标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文帝曰:‘好语动人心。’”3.佳音,好消息。唐白居易《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温存】,体贴。唐韩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温存感深惠,琢切奉明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言不发,只管抽抽噎噎的哭,大少爷坐在旁边,温存了一会。”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八:“她冷淡得很,他想说几句温存的话,她便用方法挡住了。”2.温暖。唐司空图《修史亭》诗之一:“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二折:“风颯颯怎地捱,冷颼颼难受忍,这时月富豪家有分,则俺这穷汉每无处温存。”萧红《生死场》二:“吹口哨,响着鞭子,他觉得人间是温存而愉快。”3.温柔和顺。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笃】《廣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督。《廣韻》厚也。《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書·洛誥》篤前人成烈。《詩·大雅》則篤其慶。《爾雅·釋詁》篤,固也。《疏》物厚者牢固。又純也。《禮·儒行》篤行而不倦。《註》猶純也,純壹之行。又馬病也。《說文》馬行頓遲。又人疾甚曰篤。《史記·范睢傳》應侯遂病稱篤。又地名。《水經注》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二十里。又叶徒對切《楊戲·贊趙到》鎭南祖疆,監軍尚篤。豫戎任,任自封內。 《正韻》亦作竺。
【久要】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2.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注:“久要,久交也。”唐沉亚之《秦梦记》:“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将託久要,不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