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

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

诗句读音
远客传烧研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uǎn|yuànkè chuánshāo yán
幽禽看衲衣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ōu qínkàn|kānnà yī

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释义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客传】。宋范成大《栾城》诗:“頽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

【烧研】烧制过的砚。研,同“砚”。唐李洞《迁村居》诗之二:“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参见“烧砚”。烧焙后细磨成粉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蜀葵》:“捣烂涂火疮,烧研傅金疮。”

【幽禽】幽雅的禽鸟。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宋陆游《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明高启《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典

【衲衣】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唐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雪峯寺僧卓巖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清黄景仁《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2.代称僧人。宋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清顾炎武《楚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