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

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

诗句读音
景象罗春妍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ǐng xiàng2chūn yán
园林富花木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uán línfùhuā mù

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释义

【景象】亦作“景像”。1.犹迹象。2.形状,形象。《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3.景色;现象;状况。《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唐郑谷《中年》诗:“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

【罗】《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又《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又《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又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又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又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

【春妍】春光妍丽。宋王休《清清堂赋》:“公门沉沉兮昼静,里閈熙熙兮春妍。”2.指春天妍丽的景色。宋陆游《天华寺前遇县令》诗:“堕絮飞花掠钓船,天华寺下赏春妍。”3.春日般妍丽的姿容。宋陈师道《妾薄命》诗:“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典

【园林】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晋张翰《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唐贾岛《郊居即事》诗:“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明刘基《春雨三绝句》之一:“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清吴伟业《晚眺》诗:“原庙寒泉里,园林秋草旁。”2.指故乡。《元诗纪事》卷三四引元僧实《竹深处》诗:“宦游十载天南北,犹想园林思不忘。”清顾炎武《秋雨》诗:“流转三数年,不得归园林。”

【富】《廣韻》《集韻》《韻會》方副切,否去聲。《說文》備也。一曰厚也。《廣韻》豐於財也。《書·洪範》五福,二曰富。《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註》臣能世祿曰富。又貨賄也。《書·呂》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花木】泛指花草树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唐戴叔伦《南轩》诗:“更爱閒花木,欣欣得向阳。”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之一:“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峻青《秋色赋》:“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