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诗句读音
直到隳官谢病时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í dàohuī|duòguānxiè bìngshí
愿留今日交欢意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yuànliújīn rìjiāo huānyì

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释义

【直到】1.径直抵达。宋范成大《重送文处厚因寄蜀父老》诗之二:“烦将远道悠悠梦,直到天西暑雪边。”宋曾纡《菩萨蛮·月夜》词:“山光冷浸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有少年子弟慕他的,不远千里,直到台州来求一识面。”2.一直到(多指时间)。《湘烟小录》附清李堂《题朗玉兄<湘烟小录>后调寄国香慢》:“传唱直到如今。”沙汀《堰沟边》:“他工作了很久,直到快半夜了,这才轻轻吁一口气。”

【隳】《廣韻》許規切。俗隓字。《老子·道德經》故物或行或隨,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又通作墮。《禮·月令》繼長增高,毋有壞墮。《釋文》墮亦作隳。又《讀書通》與毀通。《荀子·富國篇》非將隳之也,說不免焉。《後漢·袁紹傳》所過毀突。《文選》作隳。漢典考證:〔《老子·道德經》或强或嬴〕 謹照原文嬴改羸。 考證:〔《老子·道德經》或强或嬴〕 謹照原文嬴改羸。

【官】〔古文〕《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宋陆游《农家》诗:“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清昭槤《啸亭杂录·三姓门生》:“某惭恧谢病归。”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今日】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杨雄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华忠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虢,而明日亡虞矣。”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清黄遵宪《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台南台北固吾圉!”丁玲《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中国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交欢】亦作“交驩”。亦作“交懽”。1.谓与人结交而取得对方的欢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2.泛指结好。南朝陈徐陵《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二境交欢,俱饗多福。”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羌胡蹈舞呵共讴歌,两国交欢呵罢兵戈。”3.一齐欢乐。《孔子家语·好生》:“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五:“旨酒盈樽,莫与交欢。”明陈所闻《懒画眉·王明府云池命歌者携酒桃花下》曲:“溪边杖履驀相逢,交懽旋剖床头瓮,歌尽桃花扇底风。”4.指男女成婚或欢合。唐李公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