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鹭行难看凫雁,麒麟阁不画猕猴

鹓鹭行难看凫雁,麒麟阁不画猕猴

诗句读音
鹓鹭行难看凫雁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uān lùháng|xíngnán kànfú yàn
麒麟阁不画猕猴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í lín gébù|fǒuhuàmí hóu

鹓鹭行难看凫雁,麒麟阁不画猕猴释义

【鹓鹭】1.鵷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綰白,鵷鷺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宋叶适《送叶路分》诗:“君今幅巾鵷鷺行,切勿著带貔虎傍。”清赵翼《丙子元旦早朝》诗:“千行鵷鷺集初寅,肃听鸣鞭拜舞匀。”2.比喻有才德者。《北齐书·文苑传序》:“於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振鵷鷺之羽仪,纵雕龙之符采。”唐储光羲《群鸦咏》:“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鵷鷺。”宋马纯《题能仁寺壁》诗:“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鷺羣飞竞刺天。”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难看】不光荣,不体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我在扬州看见张鼎臣,他那上运司衙门,是底下人背了包裹,托了帽盒子,提了靴子,到官厅上去换衣服的;见了下来,又换了便衣出来。据説这还是好的呢,那比张鼎臣不如的,还要难看呢。”2.丑陋,不美。巴金《第四病室》第一章:“我看他,他的脸色黄得真难看,嘴唇痛苦地微微动着。”杨朔《雪花飘在满洲》:“身上仍然穿着那一套怪难看的化装衣饰。”3.引申为因生气、不快而表情异常。茅盾《子夜》十四:“杜学诗的脸色立刻变得非常难看了。”汉

【凫雁】“鳧鴈”。1.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荀子·富国》:“然后飞鸟鳧雁若烟海。”《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2.鸭与鹅。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鳧雁满回塘。”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迎祥池,夹岸垂杨、菰蒲、莲荷,鳧雁游泳其间。”汉

【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麟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书·苏武传》:“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迺图画其人於麒麟阁。”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於阁,遂以为名。”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清李渔《玉搔头·止兵》:“麒麟阁主竟不容我这督师元老附箇名儿不成。”亦省称“麒阁”、“麒麟”。唐刘祎之《酬郑沁州》诗:“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红,两颊有颊囊;臀部有红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哗好闹。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獼猴兮熊羆,慕类兮以悲。”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獼猴看櫪马,鸚鵡唤家人。”鲁迅《坟·人之历史》:“中国邇日,进化之语,几成常言,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篤故者则病儕人类於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