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
诗句 | 读音 |
---|---|
远梦亦羞归海徼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uǎn mèngyìxiūguīhǎi jiǎo |
贫游多是滞边陲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pín yóuduōshìzhìbiān chuí |
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释义
【远梦】远方人的梦。唐李白《忆襄阳旧游》诗:“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花月痕》第四五回:“何况覊人,乡书一纸,抵多少回文新剪;细计归期,常劳远梦,输与玳梁栖燕。”典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羞】《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又《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又《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又《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又《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又《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俗作羞。◎
【海徼】谓近海地区。唐刘长卿《赠元容州》诗:“海徼长无戍,湘山独种畬。”宋曾巩《福州谢到任表》:“慰海徼之幽荒,布德音之宽大。”宋苏轼《与傅维岩秘校书书》之一:“守局海徼,淹屈才美。”清谭莹《闻试炮声感赋》:“近来承庙謨,召募遍海徼。”
【贫游】游的友人。南朝宋鲍照《与伍侍郎别》诗:“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又積也。《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又漏也。《詩·小雅》此有滯穗。又《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又《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又《韻補》叶直帶切,音與近。《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边陲】亦作“边垂”。亦作“边埵”。1.犹边境。《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汉刘向《新序·杂事四》:“﹝郑伯﹞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之祸。’”晋左思《魏都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不以边垂为襟也。”唐李白《代赠远》诗:“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白敏中》:“崔鉉诗云:‘边埵万里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凯歌。’”《全唐诗》崔鉉诗作“边陲”。元柳贯《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诗:“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明屠隆《綵毫记·妻子哭别》:“想此日开酺会,家家燕